方案简介
现在的中小学幼儿园物质条件已经越来越好、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如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已配备好的教学设备应用好、发挥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我们教育者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利用现在先进的REID射频识别技术,将图书馆的书进一步送到学生面前,送到教室无疑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应用。实现方式是在分布式图书柜里安装HR7748读写器以及HA9428天线,实时自动识别学生借还的书籍,方便学生们在教室就可以借到心仪的图书,同时,教室的借书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结合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分析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度、读书爱好等,方便老师们因材施教。

相关解决方案:RFID智能书架管理系统
方案背景分析
目前,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教学设备、图书配备、教育信息化水平等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高,但放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已配备好的教育教学各类设备、图书、信息化等应用好、发挥好,这是我们各学校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把学校的各类资源都挖掘出来,以达到最大的效用。
就各学校现有图书管理而言,一般学校现有图书均在万册以上,规模较大的学校图书达10万册以上,图书在数量上达标了,但图书在借出阅读上不到1%,这是多么揪心、痛心、可怕的现状啊?

应用案例:RFID应用于智能书架分布式图书馆
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大家通常认为学习压力大之外,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
1、学校图书借阅处与上课教室距离相对较远,不便于学生来回借还;
2、繁杂的借、还、扫描、查找、人员在岗等因素及流程,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学生的借阅图书均无法进行。这种现象在一个学生身上出现一、二次,恐怕这个学生再也不会去图书馆借书了;
3、无法形成学生之间竞相借阅图书的学习氛围,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大课题。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创设良好氛围,用学生中部分积极向上、自主学习强的良好行为去引导、影响、感染、激发身边的学生;
4、没有坚持有效利用阅读开展相关活动。
鉴于以上等因素,我们在认真研究教育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一款“数字化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即“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完全解决了图书借阅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应用案例:RFID中小学幼儿园班级图书馆
方案特点
传统的图书借阅方法是:学校图书全部摆放在学校图书馆,学生拿着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处,通过图书管理员用扫描枪对借书卡进行扫描,再查找到学生需要借阅的图书后,将图书借给学生。

应用案例:RFID应用于智能书架分布式图书馆
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特点:
1.将一定量的图书放入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使其分布于学校的每一个教室或其它环境之中,利用RFID高频射频识别技术,不需要通过他人,不需要使用扫描枪,不需要查找,学生用借书卡直接通过摆放在教室的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自行完成借阅图书全过程。
2. 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系统将学生的借书、还书的地点、时间、内容、累计数量、区域统计分析等相关信息数据利用RFID高频射频识别技术自动采集、处理记录到自主学习管理系统之中,并实现多点借阅,多点归还。
3.适时掌握学校或区域整个管理系统平台中的所有图书的借、还、何班、何人等所有图书位置,便于找到所要借的图书。
4.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阅读特点。
5.创设学生阅读的竞争氛围。

硬件产品介绍
RFID智能书架/档案柜专用单元层天线HA9428,是我司针对智能文件管理设计的13.56MHz高性能的ISO/IEC 15693天线,主要由功分板(目前支持四口和六口)、天线调谐板、有机玻璃板、金属外壳组成,可以准确读取层叠摆放的图书档案标签(书籍厚度4mm以上),并且能精准控制天线识别范围,防止串读到书架外和上下层RFID电子标签。功分板可连接到我司一口,四口,八口,十二口,二十四口,三十二口数字信号读写器组合成不同层数的智能书柜,产品已大规模应用于图书馆智能书架、智能档案管理、重要票证管理、共享图书、漂流书柜、分布式图书馆等文件管理场合。

RFID智能书架/档案柜专用单元层天线HA9428
RFID高频13.56MHz智能档案柜电子标签读写器HR7748,是一款高性能的ISO/IEC 15693协议电子标签读写器,采用全数字信号处理设计,处理速度比模拟信号快60%以上,射频输出功率0.5-5W可软件调节。可广泛用于新零售无人售货柜,智能图书柜、药品寄售柜、智能文件柜、商品定位、试管试剂管理、智能档案柜、行业保密文件管理、流利架、珠宝管理、自助洗衣服务、生产过程控制等RFID系统应用领域。

RFID高频13.56MHz智能档案柜电子标签读写器HR7748
应用研究
教育就是“唤醒”人们沉睡的思维;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就是不断有效强化自变量的作用。
在我们已经实施的项目中,进行了多纬度探究.
1、班级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不同学校、不同班级进行有效对比实验。
一是应用我们的“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将管理终端摆放在每个班级;
二是用普通的图书架(或图书柜)摆放在每个班级;
三是学生自主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
对以上三种模式实验的班级进行相同内容、相同时间、相同要求等设置,经过二学期(十个月)使用对比分析:
(1)使用第一种即“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的班级,管理终端摆放图书280本,学生数54人,原来就有自主借书阅读习惯的学生约24人。经过十个月有效引导阅读应用,自主通过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借书阅读习惯24人的行为逐步影响到余下的约30名学生,全班自主通过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借书阅读达100%,图书的周转阅读率达28.6(自定义:单位时间内,规定图书借还阅读总数与固定人数之比),也就是说这个班级二学期内,人均读书28.6本。同时少书2本。
但在该班级中可能存在少数学生看到班级很多同学自主借书学习,自己不好意思也自主借书,甚至借书后根本就未看,没关系,环境影响已在发挥无声的作用,由此开始,他会逐步看几段、看几张、看几章、看几本,直至如饥似渴,爱不释手。这就是教育在环境影响中的巨大正能量。
关于少掉的2本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到,但有必要去查找吗?少掉的这2本书,有可能是个别学生确实想要的,但又无钱买,完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窃书“不为偷)。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2)使用第二种即在班级书架(或书柜)摆放图书的班级,图书300本,学生数56人,原来习惯自主借书阅读的学生24人。经过十个月有效引导阅读应用,自主在班级书架(或书柜)上借书阅读习惯24人的行为逐步影响到余下的32人中的15名学生,全班自主借书阅读达69%,图书的周转阅读率达2.6(自定义:单位时间内,规定图书借还阅读总数与固定人数的比),也就是说这个班级二学期内,人均读书2.6本。同时少书96本。
但在该班级中,开学初,几乎每个学生都借了一本书,后来就只剩下原来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了。
关于少掉的96本书,由于学生借书时记录在班级借书本上,造成了管理无法到位。
RFID高频ISO/IEC18000-3
M3协议读写器HR3728,遵循ISO/IEC18000-3 EPC
Class-1协议,作为比第二代的PJM技术更快的高频RFID,识别速度可达240张以上/秒,另外对标签层叠读取效果好,对于层叠在一起的档案,印鉴卡,证照,保密文件有良好的识别效果。采用软件调整输出功率(0.5-7W),可适应各种应用场合,可广泛用于档案管理(每页档案都贴标签),印鉴卡层叠读取、银行抵押证件管理、汽车合格证管理、行业保密文件管理、智能文件柜、生物血样采集卡管理等RFID标签重叠识别应用领域。

RFID高频ISO/IEC18000-3 M3协议读写器HR3728
(3)使用第三种即学生的学校图书馆用传统方法借阅图书,学校图书48000册,班级学生数53人,原来习惯自主借书阅读的学生22人。经过十个月有效引导阅读应用,根据图书馆的借书信息,学生自主借书阅读习惯22人的行为逐步下降到11名学生,另新添加了4名学生,全班自主借书阅读达28%,图书的周转阅读率达1.5(自定义:单位时间内,规定图书借还阅读总数与固定人数的比),也就是说这个班级二学期内,人均读书1.5本。
2、学生兴趣特点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都不了解,何谈因材施教?
我们通过对“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的学生借阅图书的数据对比分析和同学生的交流,完全可以判断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有一个学生在二个学期内借阅了36本书,其中21本为地理知识方面的书,通过系统平台的数据分析并与该学生交流,该学生确实对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相当广泛,有特别的偏好。还有一个学生在二个学期内借阅了25本书,其中12本为与军事相关方面的书,通过系统平台的数据分析并与该学生交流,该学生对军事有很大的兴趣。也就是说,通过我们“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
总之,通过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这不就是教育的伟大作用吗?